Skip to content

为什么人工智能永远不会取代人类

该网站中文内容是英文原作的译文,大多依赖 AI 翻译,尚未认真校对。请访问英文网站获取原作准确内容。在中文页面的网址 zh.zemgao.com/... 中去掉 zh. 其它部分保持不变,刷新页面, 即可到相对应的英文页面。

本文不是关于人工智能(AI)的有用性,而是试图解决一个更深刻的问题,这与人工智能视角下的人类生活的本质和意义有关。

说人工智能永远不会取代人类,并不是说人工智能系统没有用。事实上,人工智能不仅有用,而且在未来会变得比今天大多数人所能想象的更有用。这些是根本不同的事情。

人工智能的 “库兹韦尔观点 “和 “吉尔德观点”

人们对人工智能(AI)的看法,无论他们是否有意识到这种看法,都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类型。”库兹韦尔观点 “和 “吉尔德观点”,分别由雷-库兹韦尔和乔治-吉尔德代表,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两个人,只不过一个碰巧是错的,另一个是对的。

库兹韦尔为谷歌工作,是当前最著名的未来学家之一,因其使约翰-冯-诺伊曼的 “奇点 “思想深入人心而闻名,而吉尔德则是一位独立的思想家,因其在《电视之后的生活》和《谷歌之后的生活》等书中提出的对若干重大技术范式转变的精确预测而闻名。

库兹韦尔的观点是错误的,不仅仅是因为它在道德上是错误的,而且是,并将被证明是客观的(科学的)错误。

吉尔德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它在与宇宙和造物主的关系中正确地感知了人类生命的真正性质,是以对 “精神、灵魂和身体 “成分的正确理解和人类生命的目的为前提的(见下文),并得到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进一步支持(见下文)。此外,它在道德上也是正确的。

精神、灵魂和身体

人是 “灵、魂、体”(帖撒罗尼迦前书5:23)。

身体完全是 “自我 “或 “本体“,而精神从根本上是物质之外的(完全是人类存在的外部,而不仅仅是彼此之间的外部)。

然而,灵魂处于中间位置,不仅是精神和身体之间的接口的结果,也是接口本身。

库兹韦尔观点不仅否认精神的存在,而且进一步将 “灵魂 “视为身体的纯粹功能,其中包括大脑,因此可以完全被程序化。基于这一假设,很自然地得出结论,人类的生命只是一种原始的智能形式,很快就会变得比人工智能差。

换句话说,库兹韦尔观点并没有将人工智能提升到与人类智能相同的种类,而实际上是将人类智能退化为与机器功能相同的种类

如果宇宙和人类有一个造物主,这种降级就是对造物主的极度不尊重和不感恩。但由于接受库兹韦尔观点的人,至少是那些有意识地这样做的人,往往不相信有造物主,这对他们来说只是学术问题。

然而,信息理论表明,人类的创造力和灵感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为在数学上,如果人脑被认为是一个自洽的系统,它不可能来自内部(见下文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是由库尔特-哥德尔在1931年揭示的。哥德尔第一不完备性定理可以概括如下。

“任何一致的形式系统,在其中可以进行一定量的基本算术,都是不完整的;也就是说,有一些形式系统语言的语句,在形式系统中既不能证明也不能反驳。”

简短明了的版本:一个一致的形式系统不可能也是完整的。

为了简单起见,每一个算法系统,如计算机系统,都是一个 “形式系统”;而完整,或 “完备性”,意味着系统总是可以自我解释的,也就是说,从系统的逻辑(语言)出来的一切都可以在系统本身中得到解释(推导)。

这些被证明的定理对宇宙中最深奥的问题有着深刻的影响。但人们对这种意义并不认同,造成分歧的原因不是学术上的,而都是因为不同的人对人与神的关系有不同的公理假设。

有些人认为,哥德尔定理已经证明了上帝的存在。但事实上,哥德尔定理并没有证明上帝的存在,也没有证明其他。

让我重复一遍:哥德尔定理并没有证明上帝的存在,也没有证明其他。应该是这样的,因为造物主会允许自己被严格的数学证明或反驳的概念冒犯了《圣经》中所揭示的上帝的特性。

但是,当这些定理的含义被放在以下声明的背景中时,它们就变得极为有力。

“如果如果没有上帝,那么人的思想(大脑)也不过是一台机器。但反过来说。 如果如果人的思想(大脑)不仅仅是一台机器,那么人们就必须承认人身上有上帝的指纹,以便不违反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上述陈述的结论部分的前半部分可以称为 “机制”。但相反的后半部分则指向有神论。这不是哥德尔所说的,甚至不是他的意思,但这是一个具有巨大意义的必然暗示。

正是从上述大的 “如果 “中,人们产生了分歧。

哥德尔本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说

“要么……人类的思维(即使在纯数学领域)无限地超越任何有限机器的能力,要么就存在绝对无法解决的二元问题。”哥德尔,1951年。

英国哲学家J.R.Lucas拒绝接受人脑被视为单纯的机器,提出了以下反对机制的论点。

“对于任何形式化的系统或有限机器,都存在哥德尔句子,该句子在该系统中是不可证明的,但人脑可以看到它是真的。”

卢卡斯关于人类思维(大脑)优越性的论证相当鼓舞人心,但问题是,尽管我们一般确实知道人类思维能够以机器不具备的方式感知真理,但如果在哥德尔的相同数学框架下看,卢卡斯的论证恰恰是 “不可证明的“。

因此,它不可避免地超出了学术界的范围,而涉及到了信仰

关键是,你如何看待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不相信上帝的存在,那么人就是孤独的,而思想在客观上不过是一个哥德尔式的形式系统(也就是说,只是一种机器,他或它在根本上没有任何独特之处)。那么这种观点所产生的困境是,许多人,像卢卡斯一样,直觉上知道人确实看到了机器所看不到的东西。如果一个人有这种感觉,但同时又认为没有上帝,那么他唯一诚实的选择就是把他的直觉写成太原始、太自我中心的东西,不被看作是通往真理的有价值的容器。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他的无神论信仰或论证仍然是有尊严的,辩论不仅可以继续进行,而且事实上在他看来是胜利的。

但我们能不能也考虑一下另一种情况?

如果上帝存在,而上帝不是“形式系统 “和人类逻辑的一部分,因此受哥德尔定理的制约,那会怎样?而且,如果按照造物主的设计,人的思想是介于 “形式系统 “和上帝之间的独特东西,以至于它经常像机器一样运行,但与 “外部灵感 “相连接,从而导致对真正的真理甚至真正的创造力的感知,那会怎么样?

通过 “真正的真理”,我指的是远远超过信息映射的东西,而是实际的物理体现和与宇宙中的真理的联系(见下文)。而通过 “真正的创造力”,我指的是真正创造出真正的新信息的东西,它不属于大脑的基线机器领域(也见下文)。

更具体地说,圣经的观点会告诉我们,创造力和灵感不是来自身体(大脑),而是来自精神,通过灵魂处理,并通过身体(大脑)实现。人脑具有惊人的计算能力,这是创造力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创造力的内在原因。

根据信息理论,任何创造力,如果它代表了真正的新信息的创造,总是一个惊喜(其来源必须是程序化系统的外部),而不可能是程序化系统的结果。

人工智能无法做到这一点。仅仅因为新的人工智能算法已经涉及到超出程序可以合理解释的过程和结果,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在根据信息科学的严格定义创造真正的新信息。每个人都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预先确定的,尽管无法解释。为了克服这一点,程序开始在人工智能中加入随机性。但在程序中引入随机性并不等同于创造新信息,而只是一种人为的方式,引入不确定性甚至是错误,以掩盖程序无法创造新信息的事实。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工智能可能在许多功能上超过人类,但永远不会真正变得有创造力,也不会有灵魂,更不会有精神。

今天,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哥德尔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或假设,而是一个基本的数学定理。

人文主义最基本的信念(也是其最大的谬误)是其不言而喻的(甚至是无意识的)假设,即自然界中存在着一个封闭而独立的系统,从根本上说是 “可以自我解释的”。在人文主义下,首先是宇宙本身被置于这种 “可自我解释的系统 “类别中,后来是人类的思想,现在是人工智能系统。

但如果哥德尔是对的,这就不可能是真的。而他当然是对的。它在数学上被证明了。

这种谬论是所有精神和心理偶像崇拜的根源,因为它是把自然界变成了一个神。只有上帝,创造者,”我是我”(出埃及记3:14),是可以自我解释的,因为上帝不是受哥德尔不完全定理制约的自然的一部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这种 “可自我解释 “的人类思维概念受到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挑战时,同样骄傲的人文主义迅速退到了对立面,认为人类思维不过是一台机器,因此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人文主义的信徒们当然没有放弃自豪感。他们在人工智能中找到了他们的人文主义自豪感。

“映射 “和 “意义”

声称人工智能具有,或至少最终会达到像人类一样的理解力的人,是在混淆 “映射 “和 “意义”。

“映射 “是将信息映射到一套定义中,而 “意义 “是将定义和定义的组合与现实联系起来(或体现)。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计算机可以在映射方面做得越来越好,但永远无法真正理解意义。

例如,看到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并进一步能够机械地将图片与 “苹果”、”树”、”秋天 “等概念联系起来,甚至更深层次的概念如 “速度 “和 “加速度”,都是 “映射 “的行为,而不是 “意义”。

但是,通过调用观察者的整个生命与现实世界的物理联系和感知,将场景作为与观察者的人类经验相关的东西来欣赏,就是 “意义“。 而进一步理解这种经验与普遍规律的联系,将是人类独特的智慧。甚至更进一步,有一个天才之笔,把重力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感知和欣赏统一的法律和秩序对物理宇宙的治理之美,是 “创造力“。

一台机器达不到这些水平,不是因为它目前没有足够的计算能力,而是因为它是如何通过设计与真实的物理宇宙相连的。进一步讨论见下文。

一旦这样的意义被表达出来,概念就会在语言层面上浮出水面,成为可明确表达的定义,它就会变得 “可映射”,但这种后续的映射并不等于对意义本身的理解,因为意义不仅是将信息与定义联系起来,而且实际上是将定义与现实联系起来(体现出来)。

有时人们支持这种正确的观点,认为计算机之所以不能做人脑所做的事,是因为人脑有巨大的计算能力。一个经常被引用的事实是,一个典型的人脑有超过1000亿个神经元,远远优于今天人工智能算法的人工网络,后者通常有10-1000个 “神经元”。

这很有戏剧性,也很有说服力。 但事实是,人脑对人工智能的优势甚至不在于此。它更具有戏剧性,不仅是数量上的,还有质量上的。

首先,神经元的数量只与 “映射 “有关,是 “计算 “的第一部分和表面部分,而不是实际的 “意义”。 当涉及到意义时,它不仅仅是映射和决定概率的问题。它是关于实际体现与物理现实的定义。

这里,”现实 “是指实际的物理宇宙,它是本体论的现实本身。

要理解这一点,必须记住人脑是宇宙的一部分,与宇宙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它是由相同的物理材料组成的,如质子、中子、电子和光子等,它们服从相同的物理规律,并进一步被设计为与原始目的互动(即不是具有重新定向目的的模拟)。因此,大脑说的是与宇宙相同的 “语言”,它内在地 “理解 “宇宙。 这种对宇宙的内在理解不需要用科学的方式来表达。也就是说,它的存在并不取决于科学解释。它就是这样,而且这样。

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强求一个科学解释,你可以从量子物理学开始。你大脑中的元素粒子相互反应,并与外部信号发生反应,因为它们就是这样做的,因为它们的存在,而不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关于它的理论。

而如果你将物理现实与人工计算能力相比较,你应该很快掌握部分现实:绝对没有可比性。

例如,以最简单的化学反应为例,一个氢原子遇到另一个氢原子,形成一个氢分子。在量子物理学中,这是一个解决薛定谔方程的问题,涉及四个移动的元素粒子,包括每个氢原子中的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在物理现实中,当一个氢原子遇到另一个氢原子时,它们只是形成一个氢分子。他们不需要进行计算,以指导这个过程。自然界有它自己的规律来统治这个过程。这是有保证的。但是,如果你用现代计算机来解决薛定谔方程,你会发现即使是最简单的量子过程,也超出了严格的分析解。 相反,必须采取近似的方法。

有多少近似值? 一旦你超越了最简单的两个原子反应,复杂性就会呈指数级增长,需要更多的近似值。

你知道你的大脑有多少个原子吗? 你不需要进入严格的计算。只要粗略估计一下就能知道了。这一切都与阿伏伽德罗数有关,6×10²³。 这个数字告诉我们,我们真实的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比例有多远。阿伏伽德罗数意味着,每克氢气就有那么多(6 ×10²³)氢原子。其他事项的测量方法不同,但它们都是在同一个尺度上。 而你的大脑有超过1000克的物质,又是一个三个数量级。

现在这是十的26次方,而不是26倍。那是几十亿几十亿次。

关键是,当你的大脑正在经历一些关于现实的事情时,它的完整经历绝对不可能用计算机完全模拟出来,甚至不可能只是纯粹地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模拟(这甚至不是真的,见下文)。

你可能会说,计算机芯片也是由同样的自然材料制成的,如质子、中子和电子等,那么它们在这方面与人脑有什么不同?

它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大脑的设计是为了与外界互动,有一个原始的目的,与人类的灵魂和精神相联系,而计算机的设计是为了模拟,有一个重新定向的人工目的。

模拟的目的总是从人类的理解开始,比如一个科学方程(例如薛定谔方程)或一个统计模型,以便执行模拟人类理解所需的计算逻辑。但计算机芯片中的材料是作为设备 (晶体管、门、导体等)结构的,与人类大脑中的自然材料有根本的不同。这些设备不是预先存在的意识的一部分,而只是计算设备,每个设备都被设计为在任何特定时间从大量的物质存在中提取一点信息,而这些物质存在包含大量的物理信息,在计算中没有使用。

这种特性不是计算机的缺陷,而是计算机科学的最大成就。它使我们有可能创造出一个不仅可以理解,而且可以控制,可以重复和可以改进的计算过程。

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看,它将自然的丰富性(硅原子)转变为人工的稀缺性(计算信息)。

计算机不像人那样有生命力,而只是按照人工逻辑进行 “计算”。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一个伟大的权衡,因为它使某些原本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但人们不能声称它就像一个人的大脑在执行其最初的目的,每一个自然原子都在原子水平上参与,更不能声称硅原子以某种方式与意识相连,或能够创造意识。

活生生的人脑可以计算,并不意味着任何计算的东西都可以与活生生的人脑相媲美。即使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大大超过了人脑,情况也是如此。

不可模拟的人类经验

计算机模拟的目标是可观察到的行为的某个方面,通过使用近似法可以达到高度可用的结果。但是,仅仅因为可观察行为的一个狭义的参数可以被很好地近似,并不意味着你的计算机与你大脑的实际物理经验相匹配。

此外,人类的经验是超越大脑本身的。具身认知理论告诉我们,我们整个身体都是经验的一部分,包括学习。

正是这种对宇宙的身体体验定义了人类理解和经验的意义,因为你的大脑不只是做定义的映射,而是通过将定义与现实联系起来(或体现出来),对实际意义有了理解。

例如,当你说 “快乐 “这个词时,拥有语音识别功能的计算机可能会使用越来越好的算法,将 “快乐 “这个词的声音与词汇中的 “快乐 “准确映射;如果算法有真正好的人工智能,它甚至可能将这个词与各种短语和表达方式映射,以创造一种语境感,但只有你的大脑理解“快乐 “的含义,因为你所有的存在,你身体中的每个分子,已经经历了这个概念,并将这种经验与宇宙中的现实联系起来。

人工智能最多只是对经验的某些表面方面的模拟。这种近似不是从人类的实际经验中简化10倍甚至10亿倍,甚至不是阿伏伽德罗数的一个因子,6×10²³,因为宇宙(包括人体)的复杂性与粒子数不是线性关系,而是指数关系。现实中存在着网络效应。

如果我们以谦逊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想出很多有用的方法来发展人工智能,帮助我们做一些我们人类不擅长的事情,如记忆、绘图、计算等等。但是,认为人工智能可以真正取代人类的经验和意义,那就太愚蠢了。这是不敬的傲慢,也是巴比伦式的骄傲。

而以上只是人类经验的唯物主义一面。 如上所述,人类的经验是超越身体的物理经验的。它与宇宙的联系不仅仅是通过物理粒子(物质),而是通过灵魂和精神,机器根本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也许有人会问,那未来的人造人呢?

但先问问自己这个问题,人类要如何制造人类?在迄今为止的整个人类历史上,他们已经用上帝赐予的繁殖方法做到了这一点。 人类在未来要合成人类吗? 这将是邪恶的,但如果他们进一步声称他们实际上已经像上帝一样制造了人类,这不仅是邪恶的,而且是最大的耻辱和忘恩负义,因为他们只是篡改了上帝赋予的自然法则的力量,试图嘲弄上帝。人们可以相信,上帝,如果有的话,不可能不对这个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或判断。

Share